2020年2月2日 星期日

輸入輸出與英文學習

胤嚮筆記229《讀書變成高報酬投資的刻意自學》 @ 胤嚮筆記:: 痞客邦::

在如何學好英文這個題目上,永遠有兩個對立的觀點,就是:究竟閱讀重要還是寫作重要?或者換另一個方式來問:究竟被動式的閱讀及聆聽,還是主動態學習的寫作及說話對英語學習有更大功效。其實這個討論不僅涉及英語學習,事實上一般的學習也問一個問題: 輸入還是輸出重要?我這個博客設定為<如何寫好英文>,一來因為我發現市場上教人寫英文的書仍有容納的空間,二來我正是認同寫作比起閱讀在英語學習上即使不是更加重要,也至少是同樣重要。

《刻意自學》作者本山勝寬就認為學習上輸出比輸入重要。他認為輸出,即是提取這個動作,能大大提高學習的效果。所以他建議寫部落格,因為寫作就是要用自已的文字,經過思考,令自已閱讀過的東西「個人化」,甚至提取會成為更深的輸入。

英語學習上其實也有類似的辯論,支持閱讀的一派由Stephen Krashen領軍,他提出的input hypothesis簡單來說就是第二語言學習者需要有大量的「可理解性輸入」。所謂所理解性輸入,即是閱讀適合程度的材料,不能太深或太淺。他這個論點當然有道理,否則我們就不會由小到大要做那麼多閱讀理解吧。但同時我們又可以反駁,很多人詬病香港學生學了多了英文但畢業後工作卻連一封英文電郵也寫不出,又或不懂說英文。

因此另一派的講法就是,語言學習的輸出環節比輸入更加重要,其中一位提此說法的學者是Merrill Swain。她認為「可理解性輸入」還不及「可理解性輸出」(comprehensible output) 重要 。她認為「可解性輸出」有三個功能,第一是學習者遇到一個處境是他想用第二語言表達一件事但發現自已不能表達出,留意到(noticing)語言使用上有個罅隙(gap);第二,學習者嘗試去表達他想表達的意思,從而測試(hypothesis-testing)自已的能力; 第三,應用了語言後,學習者會反省這個第二語言,從而內化第二語言的語言學(metalinguistic)知識。一言而敝之,Swain的意思是透屬輸出才能學曉一門語言。

那Krashen如何反駁Swain這個輸出理論呢?其實不難反駁,尤其我們這些經常教學生寫英文的老師一定反駁到她:只要你教過第三或第二組別的中學生英文寫作,一定知道問題就是:學生寫作不是沒有內容,而是不懂英文生字,不懂用英文表達其意思。這個情況顯示Krashen的輸入理論根本「無得輸」。

那麼Swian的輸出理論價值何在呢? 其實孰是孰非,不如「 why not both?」輸入重要,但沒有輸出,輸入幾多都好,也不能學得出色; 倒轉來說,只談輸出,沒有輸入,根本「無水可吹」。因此,輸入與輸出同樣重要,沒有誰比誰更重要。